您当前的位置 : 全球赣商网 > 新闻资讯

江西都昌:小小“一米菜园”焕发耕地高效利用大能量

2024-07-10来源:全球赣商网编辑:伍群珍作者:张义寿 周树春

  近年来,江西省都昌县一直把稳定农村常住居民的“菜篮子”保障放在心上,通过小小的“一米菜园”创建及推广,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居民精作的有效运作模式,使全县星星点点的“一米菜园”四季蔬果飘香,焕发耕地高效利用大能量。

        为整治耕地撂荒现象,该县大力鼓励土地集中流转给大户耕种,但实际工作中却出现了一个大矛盾。由于自留地大多穿插在承包的责任田地之间,乡村两级即使引来了种植大户到各村、组租赁承包耕种,也总是被这些三三两两的插花自留地隔阻不能有效成片进行机械化耕作,进而造成流转合同甚至无法履行。尤其是争取国家高标准农田改造及土地整治项目时,许多农户则担心自家的自留地会“充公”,就不愿意转包,自留地就成了事实的“地梗阻”。

       为此,优化蔬菜种植模式和推进“一米菜园”创建成为各地一大抓手,同时采取多种灵活政策,比如确保农户原自留地经营权享受稳定的同等租金收益或实行地块直接置换等方式,使各家各户保留几十年的自留地逐渐地被家园旁的“一米菜园”替代。2023年底,大沙镇沿湖村因自留地梗阻多年的无法实施的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终于全面开工了,今夏该村荒芜多年的700多亩耕地已陆续种上了粮食作物。

       

      部门扶持“一米菜园”落地,乡村主导、科学规划并建立长效机制。该县自然资源部门根据上级下发的卫片图斑和基层国土员巡查发现的动土疑似违法地块,第一时间统筹规划村镇居民点周围的地块整改成“一米菜园”,并且对符合新增耕地条件的每亩给予1500元资金扶持。

       该县城乡环境整治部门大力鼓励各地将城镇、村庄内垃圾乱堆乱放点改造成“一米菜园”,对于改造效果较好的给予适当奖励。

      都昌县相关部门把“一米菜园”建设内容纳入四类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示范村,以及新农村、秀美乡村)项目中申报的硬性建设指标,充分调动乡村两级创建的积极性。乡村两级则聘请相关技术人员到各自然村帮助科学规划选址,并带领各创建主体到附近的先进示范点观摩学习。多宝、中馆、大沙等大部分乡(镇)还利用公益性资金,长效管护专项资金,企(事)业单位领办等多种渠道,对一米菜园所需的竹栅栏、人行道砖块、水电设施等直接投入,保障其长效运营。

        小小“一米菜园”四季蔬果飘香,焕发大能量。“一米菜园留,二尊庭院求。三畦蔬果种,四季绿鲜收。”这是一位乡土诗友描写大沙镇大沙村旺林坂组沈桃花老婆婆夫妻俩耕种自家庭院内一方约20㎡“一米菜园”的生动缩写。它不仅满足了两位老人的日常食用,富余的还时常让城里工作的儿女在节假日将这些绿色产品带回城里“尝鲜”。

       三汊港镇中学则利用村镇周边一块约500㎡的闲置地,开垦成“一米菜园”,并分成十多个班级划畦管理,从种到收全程进行管护、产(质)量及技能比赛,既提高了学生们课外劳动的热情,又丰富了他们自然科学实用知识。

    据不完全统计,该县近几年仅“一米菜园”建设,直接和间接新增耕地面积近3000亩,由于兴建主体都备有充足的水肥供给,且做到了精耕细作,其产量都在同等其他耕地面积的3倍及以上。(张义寿 周树春)

备案号:赣ICP备15000060号-1 江西日报社全球赣商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