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千气象看江西】山水田园路 敲开幸福门

江西新闻客户端全媒体记者罗晋粤通讯员徐翔、周玮
江西之美,在湖光山色、在丰饶物产、在文华厚重、在四季风物宜人,18.5万公里农路公路网,串联起一片又一片的自然与文化景观,铺陈出红土地上万千风貌的美丽乡村幸福画卷。
幸福是风景独好
“我以为《苍兰诀》永远完结,却在江西上饶望仙谷又把故事经历一遍……”近两年,这句话火遍了网络,藏在深山的望仙谷成为网红打卡点。
上饶市交通运输部门因势利导,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全域旅游战略紧密结合,上饶市美丽生态农村公路“1号公路”直通景区,除上饶高铁站至望仙谷客运专线外,还在三清山、婺源、望仙谷等重点景区之间的开通互相“引流”旅游班线,景区连线带来了旺盛客流,让当地老百姓吃到了旅游红利。望仙乡这个曾经日益凋敝的半空心村,现在带动了周边3万余人发展民宿、农家乐、种养殖、手工作坊等特色产业。

▲通往望仙谷的上饶市广信区县道X004姜村至湖村公路。
寻乌县吉潭镇圳下村是省级“十四五”重点帮扶村,全村有422户1468人。圳下红色旅游公路开通后,2023年以来,圳下村累计接待游客近2.5万人次,柑橘销售年产值约4000万元。便利的交通将无人知晓的“沉睡资源”变成农民增收的“清泉活水”。
高品质的农村路,通畅了经济毛细血管。从2013年率先开启25户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开始,江西省农村公路建设不断提级加速: 2018年(提前两年)实现全省25户以上自然村通达水泥路全覆盖,惠及7.4万个自然村,解决了1400多万村民的出行问题。2019年底实现所有村民小组所在自然村通水泥路,在全国率先实现“组组通”,农村公路总里程也从13.5万公里提高到18.5万公里。截至2023年底,江西乡镇通三级公路比例达97.4%,县道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65.1%,行政村通双车道比例达62.2%,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村组为网点的农村公路运输网络。星罗棋布于山水之间的村落焕发出经济活力。
幸福是美美与共
“江中的水杉林宛如一道绿色的屏障,守护着这片土地。穿过大桥,你会进入一个仿佛童话般的古樟隧道……到达湖陂村福气小站后,你可以点一杯塔城拿铁,坐在竹椅上,感受那咖啡的香气与微风拂面的惬意。驱车前往青岚湖,你会经过一条绝美的水杉公路。那红色的堤埂与阳光下的草洲,共同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一位湖南网友在游记中写道。
这条绝美的水杉公路就是穿过湖陂村的省级最美农村路——南昌县湾里至庄山公路。
“以前,这里是泄洪区,日子苦得很。”南昌县塔城乡湖陂村党支部书记祝忠辉站在路边,指着起舞的白鹭说:“现在,这里美得像桃源仙境。”
南昌县湾里至庄山公路是江西省农村公路管养体系不断完善的真实写照。2017年以来,江西省先后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2个、示范县23个;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5个、示范县64个,累计安排示范创建奖励资金6.31亿元。

▲南昌县湾里至庄山公路
在“十四五”时期,江西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省级补助资金实现翻番,从“县道每年每公里7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3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提高至“县道每年每公里1.5万元、乡道每年每公里7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2000元”,并协同地方政府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日常养护资金保障机制,实现省、市、县三级公共财政资金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资金总额不低于“县道每年每公里1万元,乡道每年每公里5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3000元”。通过提高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省级补助标准,新增省、市、县三级财政配套的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等措施推动了全省涉农县全面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确保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
全省94个涉农县(市、区)实现三级“路长制”全覆盖;全省农村公路养护向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转变,基本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十年来共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3.7万公里,一、二、三类桥梁占比由74.5%提升至99.1%;不断提升路域环境,打造省级美丽生态文明示范路8877公里,评选出30条全省最美农村公路。
美丽的农村公路把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和富裕的新农村连接起来,成为风景中最灵动的一笔。
幸福是丰饶富足
“孙家美,在山水,白墙黛瓦惹人醉;人人勤劳有智慧、路通村美暖心扉”,这是江西省樟树市阁山镇孙家村村民们口口相传的话,也是樟树市聚焦路产融合,以路兴产、以路兴村,村民走上富裕路的真实写照。
根据数字货运平台运满满日前发布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公路货运发展报告》显示,樟树市是2023年度农产品运输量超过百万吨的44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之一,也是呈现特色产业集群规模效应的25个县之一。
农村公路是农村百姓生产生活的“第一公里”,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江西省以开展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创建为抓手,加快补齐农村物流短板弱项,健全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为实现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交通运输部共公布的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江西省共有8个项目入选,探索形成“城乡公交+物流电商+共同配送”的客货邮融合发展新模式,累计建成县级客货邮站点96个,乡镇级客货邮站点692个,村级客货邮站点5940个,开通客货邮线路597条,有力保障“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

▲赣州市崇义县道X187过埠至上堡公路
幸福是来日方长
修一条公路,带动一片产业,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赣州市上犹县双溪乡草山旅游公路建成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当地先后打造了5个基地(茶叶地、油茶、毛竹林、金银花、星空露营基地)、新建了3个加工厂(茶叶、农产品、竹制品加工厂)、培育了3个合作社(风景山、福缘、峰雾旅游合作社),逐步形成了以草山旅游公路为核心的产业发展“路”模式。未来在上、下草山必经之路左溪村和高洞村,倾力打造和美乡村示范点,以森林康养、避暑度假为主,围绕山坡、茶园、森林、小溪、村落设计打造一批文旅新业态。
新余市马洪办事处桂花村花木里以前山远地偏,无人问津,近年来,在县道X208章江线和环城路的双重贯通加持下,生态旅游业蒸蒸日上。村民林冬梅瞅准商机,租赁村集体办的生态农家乐,收购附近村民的“土货”,做成农家菜招待游客,目前营业额突破了100万元。花木里正在打造5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林冬梅觉得花木里就是她一直追求的“诗和远方”。

▲吉安市安福县洋溪至泰山公路
“四好农村路”越修越宽广,江西省将以“四好农村路”十周年为新的起点,加快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加快健全长效管养机制,加快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绿色智能发展,推动江西“四好农村路”由区域示范创建向全域达标争优发展转变,构建普惠公平、便捷高效、安全畅通的农村公路网,为支撑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