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全球赣商网 > 乡村振兴

江西移动数智赋能助推乡村振兴

2022-10-10来源:赣商杂志编辑:刘德禄作者:本刊特约撰稿 王席传 文、图

  中国移动江西公司深入贯彻落实集团“数智乡村振兴计划”,以“一体两翼”(一体:“乡村振兴战略”;两翼:“乡村振兴帮扶”和“数智乡村振兴”)为推手,建立数智乡村振兴联动推进工作机制,加强统筹管理,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推动江西移动数智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

  该机制建立健全了沟通联动、项目推进、调研督导、考核评价、宣传推广五大联动机制。公司推出联动机制后,一是积极开展联动调研。组成联合小组赴定点帮扶村就数字乡村建设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二是在调研基础上,召开联动会议推进数智乡村示范点建设。2022年3月,江西公司召开了第一次数智乡村振兴联动推进工作会议,江西公司相关领导出席了联动会议,乡村振兴办公室牵头就数智乡村示范点建设联动调研情况进行了汇报,提出了三大类16项联动改进落实建议。最后,公司领导就示范点联动推进进行了任务分工,要求各相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积极落实各项改进工作,高质量推进示范点建设。会后,形成了会议纪要,明确了任务清单和工作分工,以协同办公的形式下发各相关部门予以落实。目前,江西公司正在积极制定考核办法,确保联动机制推进数智乡村振兴工作产生实效。

  腾“云”驾“数”,数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作用,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

  中国移动江西公司通过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水平,推动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逐步完善“互联网+网格治理”服务管理模式,打造乡村基层治理“一张网”,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成效。

  在江西省玉山县,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江南小镇,临湖镇。在这里,你可以漫步在小巷磨得发光的青石板地面上,找一间木板墙或土墙砌成的馆子店,点上一盘烟熏豆腐、一盘临湖特有的大蒜炒的豆腐干,再喝上一碗老板现磨的豆浆。慢慢领略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细细品味与历史文化的美妙邂逅。而现在,这座千年古镇正在“乡村振兴”浪潮的影响下,迎来了“数字化”变革的全新面貌。

  5G+防溺水预警系统,筑牢暑期学生防溺水安全网

  临湖镇位于饶北河畔,饶北河是哺育临湖人民的主干河道,但全镇水库和水埠头大大小小加起来近55个下水点,也是暑期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每年暑假,尽管镇里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在学生防溺水工作上,但前去游泳的学生仍然屡禁不止,溺水事件也时有发生。中国移动江西公司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创新性为临湖镇搭建了5G+防溺水预警系统。截止2022年8月,全镇55个下水点均已完成防溺水预警系统的搭建。通过AI人脸识别+精准语音告警、信息推送+多方联动、远程喊话+实时监控、5G视频电话+语音连线、网格化管理+全流程闭环、应急处理+一键报警,六道防线守护学生生命安全。以“人防+技防+物防”的形式,全面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以前一到暑假,最怕的就是孩子会私自下水游泳。现在完全不用担心了,孩子只要一走到水埠头,我就能收到信息,防溺水系统还会自动打电话过来提醒我。”临湖镇的一个家长这样说道。事实上,自防溺水预警系统搭建以来,从起初的每天驱离上百批前来游泳的学生,到现在几乎没人下水游泳,全镇居民的防溺水意识显著提高。

  数字赋能,构建全镇“数字乡村”一张图

  临湖镇是全国首批数字乡村的试点乡镇,中国移动江西公司以数据驾驶舱为基本底座,通过整合综合治理和民生服务等一系列资源,立足场景数字化、管理高效化、服务在线化、应用便捷化,运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积极构建以“数字党建、数字安防、数字政务、数字环保、数字教育、数字养老、数字医疗、数字旅游、数字商贸、数字农业”十个子模块一体化的数字临湖平台。通过建设“数字临湖”指挥中心,形成数字服务网格,让乡村治理变得数字化、可视化、精准化。“数字临湖”系统能实现卫生清理、低保户申请、基础设施维护等功能,基本覆盖了所有民生事项。以往办件事,要找哪个部门、具体找哪个人、什么时候能够找到,群众要“跑来跑去”。而如今,只要在手机上把问题上传,后台就会直接安排对应的网格干部对接,让便民服务工作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实现了从坐等群众“找上门”到主动“走农门”的转变。

  智慧云喇叭,打造集镇宣传一站直达

  临湖镇共有15个行政村,167个自然村,目前全镇已实现中国移动智慧云喇叭全覆盖,通过云喇叭,可实现紧急通知、日常宣传快速直达。临湖镇每天定时通过云喇叭进行反诈宣传、防溺水宣传。疫情期间,通过云喇叭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极大地提升了各村的工作效率。

  临湖镇的串堂班,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从临湖镇的智慧云喇叭投入使用以来,全镇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更丰富了。各村不仅通过云喇叭播放广场舞,还会定时播放串堂班戏曲。当地派出所更是因地制宜,以串堂班戏曲的形式录制反诈宣传进行播放,被临湖镇的老百姓津津乐道,广为宣传。

  “智慧云喇叭除了具备宣传功能外,还带有监控功能,能为我们破案提供辅助依据。”临湖镇派出所的干警通过派出所大楼内的“数字临湖指挥分中心”,可以很方便地登录中国移动平安乡村平台查看云喇叭上的监控,不仅如此,老百姓家里安装的室外监控也可分享到平台上。目前,临湖镇有约500户平安乡村监控。

  通过数字临湖一张图的构建,防溺水预警系统、智慧云喇叭等智能化系统的共同作用,临湖镇的社会治理更高效了、民生服务也更有温度了。不仅如此,临湖镇还在数字经济方面进行初步的尝试。下一步,会在数字农业、数字文旅、数字教育等方面重点推进,将临湖镇打造成一个历史古韵丰富、现代产业先进的千年古镇、智慧小镇。

  数智赋能打造赣南老区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

  “脱贫攻坚不是终点,是新奋斗、新生活的起点”。2019年赣州11个贫困县就已实现全部脱贫摘帽。三年多来,赣南老区充分利用5G、大数据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打造上逐渐走出了一条全新的数智化特色之路。

  “数智赋能让老区发展有了新底气”。中国移动江西公司近年来在赣南老区投入数十亿元人民币用于5G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乡村地区5G、物联网、千兆宽带网络发展,持续提升乡村网络质量水平,实现了5G网络乡乡通,光纤宽带覆盖率达到99.68%,江西公司累计为1513个行政村,超过32.73万用户提供“平安乡村”数字化服务,并在赣州专门成立省级5G实验室赋能数智乡村振兴发展,打造了一批数智化场景应用。老区走上数智乡村振兴之路有了更足的底气。

  “数智赋能给老区产业带来了新变化”。脐橙是赣南老区的金字招牌,现在老区人民的脐橙有了智慧的味道。由赣州市政府、中国移动江西公司联合打造的5G+赣南脐橙大数据平台,将5G、物联网、大数据、AI、云计算、区块链技术相结合,平台汇聚脐橙产地、开花到采摘、苗木到肥料、果农到消费者的全过程、全产业链数据,以“智慧源地”、“精准种植”、“科学预警”、“智慧市场”、“区块链溯源”的形式服务政府、果农和广大消费者,不仅让我们吃的每一个脐橙都有“身份”。还实现了脐橙的精准种植、产品溯源、在线营销、高清视频监控及智能分析,同时融合监控、对讲、直播等5G超高清视频应用,服务赣南脐橙产业,达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量,实现了赣南脐橙的智能化种植、监管、销售。

  平台在赣州各地已经广泛使用,南康、赣县、安远等区县有超过20个果园实现了接入,赣南脐橙全产业链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

  “数智赋能给老区人民带来了新生活”。今年上半年赣州寻乌县南桥镇的村民发现自己家的电视机上多了一个“南桥乡村振兴频道”,在电视上就可以看到镇里、村里的大事小事。这是中国移动江西公司联合与寻乌县政府共同打造的全省首个互联网电视乡镇频道。频道依托中国移动互联网电视,涵盖了“政务公开”“最美南桥”“产业振兴”等诸多模块。老区人民通过中国移动互联网电视的“政务公开”模块,可以清晰了解到村内“三务”的情况,既保障了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又加大对村级党务、村务、财务的监督力度,进一步推进农村“三务公开”工作。频道还结合地方特色,通过“食在南桥”模块为来往旅居的游客,挑选出南桥特色美食,呈现美食视频、美食图文、店主等信息,加快了农产品的线上传播和销售力度。

  在赣南老区像这样的频道已经有近百个,老区人民还可以通过“和我信”、“云游江西”等多个特色平台,足不出户线上游览老区红色景点,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在这里老区的孩子们通过中小学线上“同步课堂”,“爱家教育”频道可以享受到一流的教育资源。目前频道已累计服务乡村家庭超7.6万个。这一切都是数智赋能带来的变化,他让老区人民的生活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中国移动江西公司将持续推动“1+3+X”的“网络+乡村振兴”模式,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凝聚接续奋斗力量,实施“数智乡村振兴计划”,为革命老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注智赋能,为赣南老区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贡献更多数智力量。

  绘“五色”打造数字乡村梁塅新景

  铜鼓县高桥乡梁塅村是铜鼓县委旧址、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所在地,红十六军、红五军曾在这里战斗过,有560多名烈士长眠于此,因此,梁塅成为了江西著名的红色名村,同时也是“江西省‘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

  江西移动宜春分公司深入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扎实履行央企“三个责任”,积极发挥“三个主力军”作用,依托“1+3+X”网络+乡村振兴模式,充分发挥公司在技术、平台、资源等方面的强大优势,将5G、VR、大数据、物联双千兆等技术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深度融合,共同打造了以“修河源头,五彩梁塅”为建设理念的乡村振兴样板工程,成功承办了首届“5G+数字乡村振兴”大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打造“绿色”新模式,助力生态振兴

  让基层治理实起来

  生态振兴是落实乡村“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宜春移动分公司主动参与、深入推进当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建设5G+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平台,着力改善人居环境。针对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长效管护等事项进行全方位的监测,重点做好村内的“五清一改”,实现了农村环境大改观,群众幸福指数大提升。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建设,为基层治理添“智”提质。打通和家亲视频平台与梁塅村大数据展示平台接口,实现监控上墙功能,全天候无障碍预览,为外出务工村民提供远程看护服务。借助平安乡村系统,在2022年铜鼓县遭遇特大雪灾期间,提前发现大量种植大棚倒塌的情况,及时组织人员对种植大棚进行抢修,最终成功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万元。将“安全定位+亲情通话”两个特性进行融合,筑牢安全校园篱笆,推出平安“电子学生证”,惠及当地村小60多名学生,极大地保障了学生上下学途中的安全和家校沟通问题。实现乡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覆盖,为梁塅村接入平安乡村摄像头61路,5G云喇叭18路,解决乡村安全、森林防火和疫情防控等综合治理问题,实现村务的智慧管理。

  激发“古色”新活力,助力文化振兴

  让乡村名片亮起来

  乡村文化不仅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主脉,更是凝聚乡村振兴精气神的精神母体和支撑,以乡土社会为依托、以农业经济为根基的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环节。梁塅村属第二批省级传统村落,当地林木资源丰富充足、空气清新、环境宜人、景象十分迷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自然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宜春移动分公司深入开展乡村文化传播。通过5G数字技术及超高清摄像机相结合,运用视频彩铃、微信公众号等传播新形式,拍摄古老乡村自然美景、红色历史旧址等场景,即时高效展示梁塅村当地文化旅游、特色产品等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向全世界展示梁塅乡村美景,宣传累计覆盖83余万人。依托5G云喇叭、村部大屏等资源,利用移动家庭宽带覆盖与魔百和业务规模优势,对内传播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内容。

  编织“蓝色”新梦想,助力人才振兴

  让科教研学炫起来

  宜春移动分公司运用5G、VR等技术,拓展当地的研学产业,在梁塅村希望小学内建设5G+VR研学科技馆,包括5G+无人机、5G+机器人、天文望远镜等研学参观内容,运用VR技术打造VR娃娃鱼、蜜蜂王国等精品课堂,实现场景沉浸式模拟教学及互动,在学生的心底种下一颗美好科技梦的种子。此外,在学校寒暑假期间,还可对外接待研学与写生班,每年预计可接待1万人次,可为当地增收超过200万元。当地村民们都纷纷称赞,称在宜春市都不一定能找到这么好的研学平台。

  铺设“金色”新道路,助力产业振兴

  让农家生活富起来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只有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才能更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宜春移动分公司根据梁塅村独有资源禀赋,充分运用5G、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用“数”种养、借“数”兴业。大力推动梁塅村绿色种养集约化,为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种、管、采、卖”提供全方位支撑,通过农业物联网传感器,实时收集分析土壤、气候多方面的科学数据,并通过智能终端操控,实现5G网联无人机作业,让农业管理越来越轻松。目前,梁塅村整合土地资源,种植了人参、鹰嘴桃、羊肚菌、精品蔬菜等研学观赏实践农场,进行了稻荷鱼、黑山羊、藏香猪等养殖。共流转了188亩土地,为农户农带来10%的增收。

  当前,宜春移动分公司已与铜鼓县政府签订了5G+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承建了铜鼓全域旅游及农村人居环境等乡村振兴与长效治理项目,直接信息化收入超过400万,并通过整合5G消息文旅通、文旅农公共服务平台、5G农村人居环境、5G农网基础设施、全域旅游等平台,在梁塅村的基础上,助力铜鼓县建设美丽宜居示范乡镇4个、美丽宜居村庄40个和美丽宜居庭院1200户。宜春移动5G+全域旅游示范项目也荣获了江西省“绽放杯”二等奖。梁塅村的数智乡村建设,先后荣获“市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先进行政村”“全县新农村(秀美乡村)建设示范村”“全县平安村”及省级水生态文明村、省级传统村落、市级文明村等荣誉。

  宜春移动分公司将把“五彩”梁塅村模式推广到广大数智乡村建设中,继续发挥通信企业专业优势,为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贡献“移动”智慧、“移动”方案、“移动”力量。

  数智化助力井冈山神山村振兴发展

       “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在全面小康的进程中,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作为中央驻赣企业,近年来江西移动吉安分公司勇担“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主力军”职责使命,围绕党建促合力、基建提能力、数智激活力,以实际行动助力神山村振兴发展。

吉安移动开展神山村网络全覆盖建设

  基建提能力,打造信息致富的高速公路。神山村位于井冈山黄洋界脚下,平均海拔800多米,四面环山,山林面积占比高达96%,对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及信号覆盖造成巨大挑战。90多年前,这里是黄洋界保卫战的红军重要修整地;90多年后,一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在这里悄然打响。为助力神山村数智乡村振兴,吉安移动把通信基站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首位,着力从根源上解决神山村由于地形原因导致的网络覆盖难题。公司组建“向日葵”党员突击队,实地考察神山村地形地貌,量身定做网络全方位覆盖方案。突击队员们克服山高路陡、路面湿滑等不利因素,耗时一个多月,建设2个4G基站,铺设36000米光缆,布放16000米皮线光纤,栽种150根电杆,彻底解决了神山村网络信号问题,4G和光纤宽带的双千兆网络,也让神山村这个曾经的边远山村实现了从数字乡村1.0到3.0的迭代升级,迈上了信息致富的高速公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基站,带来的是村民实实在在的感受,“自从村子里实现网络全覆盖后,网络畅通了,上网、看电视都方便多了。”神山村村民李宗吾说,他经常用手机上网查阅资料、发布信息,高速便捷的移动网络,也为他拓宽自家民宿客源及农产品销路提供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如今的神山村,早已是旧貌换新颜,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不足3000元提高到现在的近3万元,踏上了“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过越甜”的幸福康庄大道。

  “莫言下岭便无难,一山放过一山拦。”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全面乡村振兴依然任重而道远。江西移动将始终肩负起“央企姓党”的职责使命,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在网络强国中作示范,在乡村振兴中勇争先,深入落实“1+3+X”数智乡村振兴计划,用信息化深耕吉安这片红色故土,为革命老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打造寻乌县数智乡村县、镇、村“三位一体”示范点

  近日,中国移动江西公司加强与赣州市寻乌县政府合作,升级打造寻乌县(数字乡村建设省级示范建设县)、南桥镇(集团公司数智乡村振兴示范镇)、罗陂村(江西移动数智乡村示范村)“三位一体”数智乡村示范点建设,以期形成能给“三农”工作带来实在效益的、可复制的数智乡村振兴的产品场景和运营模式,以点带面,推动数智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成效。

  江西省赣州寻乌县是国家原832贫困县之一,2021年,寻乌县南桥镇罗陂村被选为江西移动赣州分公司乡村振兴定点帮扶村。2021寻乌县被选为江西省第一批数字乡村示范点,江西公司通过构建并推广5G+数字乡村平台,打造智慧南桥电视,2021年寻乌县南桥镇被评选为集团公司数智乡村示范乡镇。在此基础上,为加强乡村振兴帮扶和数智乡村振兴融合联动,发挥移动行业优势,在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中融入数字乡村建设元素,以数字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振兴帮扶的质量和成效,江西公司拟将寻乌县南桥镇罗陂村纳入江西移动数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积极打造寻乌县数智乡村县、镇、村“三位一体”示范点。

  江西公司从寻乌县、南桥镇、罗陂村三级需求调研入手,围绕县政府聚焦治理、乡镇关注产业、村里看重民生的需求,高位推动开展三级相关部门人员的实地调研工作,通过为期20多天的实地调研,理解并明白了县里需要什么、镇里想要什么、村里要怎么干,形成了“一平台、多产业、N场景”的示范建设方案。

  面向全县打造县级乡村振兴云平台,覆盖党建、治理、发展等多方面,打通现有雪亮工程、综治等多平台数据,形成面向农业、农民、农村的“智慧大脑”;面向南桥镇结合当地脐橙果园产业特色、酸菜龙头企业需求,打造乡村产业数智化工程,将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融入脐橙、酸菜两大特色产业的种植、生产、运输、销售四个环节,实现精准种收、质量溯源、电商销售,最终向5G+智慧无人农场目标迈进。在罗陂村,依托驻村帮扶工作队下沉优势,重点做好实际场景的运营,重点做好家庭电视、平安乡村两件事,依托互联网电视平台通过引入助老、惠农、医疗、教育等线上资源,提升村民幸福感,加快城乡融合;通过加大平安乡村建设,既提高村委治理能力,又大大增强了村民安全感,加速了个人、家庭用户市场的融合。

  “三位一体”的建设模式可以极大地推动政府、企业、村民多方融合,相互促进发展,又是落实CHBN融合发展重要抓手。下一阶段,江西公司将联动各方持续做好“县、镇、村”试点示范工作,力争在数智乡村建设上再发挥更大力量。

备案号:赣ICP备15000060号-1 江西日报社全球赣商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